分散剂选择方法:
1、分散性能好,防止填料粒子之间相互聚集;
2、与树脂、填料有适当的相容性;热稳定性良好;
3、成型加工时的流动性好; 不引起颜色飘移;
4、不影响制品的性能; 安全、价廉。
分散剂基本种类
脂肪酸类、脂肪族酰胺类和酯类
硬脂酰胺与高级醇并用,可改善润滑性和热稳定性,用量(质量分数,下同)0.3%-0.8%,还可作聚烯烃的滑爽剂;己烯基双硬脂酰胺,也称乙撑基双硬脂酰胺(EBS),是一种高熔点润滑剂,用量为0.5%~2%;硬脂酸单甘油酯(GMS),三硬脂酸甘油酯(HTG);油酸酰用量 0.2%~0.5%;烃类石蜡固体,熔点为 57~70 ℃,不溶于水,树脂中的分散性、相容性、热稳定性均差,用量一般在 0.5%以下。

分散剂的用量一般为母料质量的 5%
分散剂能够降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黏度,其具体表现为门尼粘度下降,从而改善胶料的流动性,并使混炼时间和能力消耗下降,加快填料、炭黑的分散。
清净分散剂 用 途: 内燃机油 类 型: 清净剂和分散剂 作 用: 使发动机内部保持清洁
清净分散剂包括清净剂和分散剂两类。主要用于内燃机油(汽油机油、柴油机油、铁路内燃机车用油、二冲程汽油机油和船用发动机油)。
本段作用
清净分散剂主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内部保持清洁,使生成的不溶性物质呈胶体悬浮状态,分散剂 扩散剂,不至于进一步形成积炭、漆膜或油泥。具体说来,其作用可分为酸中和、增溶、分散和洗涤等四方面。
(1)酸中和作用:清净分散剂一般都有一定的碱性,有的甚至是高碱性,它可以中和润滑油氧化生成的有机酸和无机酸,阻止其进一步缩合,因而使漆膜减少,同时还可以防止这些酸性物质对发动机部件的腐蚀。
(2)增溶作用:清净分散剂都是一些表面活性剂,它能将本来在油中不能溶解的固体或液体物质增溶于由5-20个表面活性剂分子集合而成的胶束中心,在使用过程中,它将含有羟基、羰基、羧基的含氧化合物、含有硝基化合物、水分等,增溶到胶束中,形成胶体,防止进一步氧化与缩合,减少在发动机部件上有害沉积物的形成与聚集。
(3)吸附作用:能吸附已经生成的积炭和漆膜等固体小颗粒,使之成为一种胶体溶液状态分散在油中,阻止这些物质进一步凝聚成大颗粒而黏附在机件上,或沉积为油泥。
(4)洗涤作用:能将已经吸附在部件表面上的漆膜和积炭洗涤下来,分散在油中,使发动机和金属表面保持清洁。

分散剂动电电位:微粒所带负电与扩散层所带正电形成双电层,称动电电位 。 热力电位:所有阴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形成的双电层,相应的电位。
起分散作用的是动电电位而不是热力电位,动电电位电荷不均衡,有电荷排斥现象,而热力电位属于电荷平衡现象。如果介质中增大反离子的浓度,而扩散层中的自由反离子会由于静电斥力被迫进入束缚反离子层,这样双电层被压缩,分散剂NNO,动电电位下降,当全部自由反离子变为束缚反离子后,动电电位为零,称之为等电点。没有电荷排斥,体系没有稳定性发生絮凝。

分散剂位阻效应
一个稳定分散体系的形成,除了利用静电排斥,分散剂,即吸附于粒子表面的负电荷互相排斥,以阻止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吸附/聚集而后形成大颗粒而分层/沉降之外,还要利用空间位阻效应的理论,即在已吸附负电荷的粒子互相接近时,淄博分散剂,使它们互相滑动错开,这类起空间位阻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一般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。灵活运用静电排斥配合空间位阻的理论,既可以构成一个高度稳定的分散体系。
高分子吸附层有一定的厚度,可以有效地阻挡粒子的相互吸附,主要是依靠高分子的溶剂化层,当粉体表面吸附层达8-9nm时,它们之间的排斥力可以保护粒子不致絮凝。所以高分子分散剂比普通表面活性剂好。